中超球队亚冠挑战:逆境求变,知难而进或安于现状?
记者陈永报道,随着上海海港队在客场以1比4不敌横滨水手,以及上海申花队在客场以0比4败给川崎前锋,中超球队的亚冠精英联赛旅程暂时告一段落。对于这场失利,中超俱乐部和球迷都开始反思和总结。
事实上,随着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中超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逐渐下滑。在亚冠联赛改制后,中超球队在东亚地区的实力定位明显处于中下游。要想打进东亚区8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加上一点运气;若想更进一步,闯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难度极大。
面对亚冠的挑战,中超球队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外援的质量问题。以申花队为例,前场核心安德烈·路易斯与中场大将阿马杜的缺席对球队影响巨大。然而,即便这两名外援身体健康,申花的实力也难以与川崎前锋等队抗衡。山东泰山队能够在上赛季杀进亚冠八强,与其前场外援的实力以及球队的战术打法密切相关。
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方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使得2025至2026赛季的亚冠联赛面临更大的挑战。例如,上海海港失去了奥斯卡这样的核心球员,而上海申花新引进的米内罗身价只有90万欧元,成都蓉城引进的卡隆身价更是低至40万欧元。这反映出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而这种趋势自2019年以来一直未有改变。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金元足球时代,中超俱乐部常选择赴欧洲进行冬训,寻找热身对手和更高强度的训练。但现在大多数俱乐部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对手的范围也相应缩小。这导致中超球队整体技战术水平固化在相对低下的水平范畴内,一旦到了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超球队在亚冠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的中超球队虽然有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总体上还是难以与日韩等队的实力相抗衡。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中超球队在面对日本球队时尤其难以适应对手的节奏和强度。
对于未来,各方普遍存在悲观的态度。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亚冠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不管多困难,中超球队仍需全力以赴。要想在亚冠保住底线,需要俱乐部的高度重视和实质性的措施。这包括思想动员、奖金激励等方面。
在提升中超俱乐部竞争力的道路上,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是近两个赛季唯一的办法。然而这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中国足协有意增加外援名额却遭到了俱乐部的反对。此外,中超俱乐部目前普遍依赖地方政府投入,自身提升投入的难度极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和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
增加外援名额的前提是职业联赛的进一步稳定和健康。这需要几个步骤:首先解决中甲联赛的问题并确保其具备培养球员的能力;其次三级联赛逐渐稳定并趋于健康;第三中超、中甲和中乙逐步扩军并在增加外援的情况下给本土球员增加工作机会。在此基础上再谈增加外援名额才能兼顾中超水平的提升和本土球员的培养。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投入相信中超球队终将重返亚冠精英联赛的巅峰。